关于举办第四届“创青春”大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四届“创青春”大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同团联发〔2017〕2号


各县区团委、人社局,市直各团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广大青年发挥创新创业创优生力军作用,引导和激励青年弘扬时代精神,投身创业实践,全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努力形成政府支持引导、技术创新引领、产业环境支撑、项目资金对接的良好创业环境,帮助更多的普通青年实现创业梦想,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不断开展新局面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共青团大同市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决定联合举办“第四届大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7年3月至7月,共分两个阶段。


   1、3月至5月 全市11个县(区)团委、人社局牵头组织县(区)级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2、5月至7月 组织市级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二、大赛主题


   创新引领未来   创业成就梦想


三、组织机构


1、参与单位。本届大赛由共青团大同市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具体组织工作由市就业指导中心承办。


2、大赛组织委员会。本届大赛设立组委会,由共青团大同市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大同市就业指导中心的领导及有关负责同志组成(见附件1),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团市委青年发展部(筹)。


3、专家评审及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及指导委员会由大赛组委会邀请主办单位相关处室负责人、知名创业企业家、金融及投资行业专业人士、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知名媒体人士、专业创业培训导师等共同组成,负责大赛全程的辅导咨询、赛程指导和项目评审。


四、赛程赛制概况


根据参赛项目所属行业,本届大赛举办商工组、现代农业组、互联网等三类综合赛。其中商工组重点关注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及医疗、文化创意及现代服务业等4大类产业(组合);现代农业组重点关注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农业相关产业;互联网组重点关注互联网基础服务、应用服务及运用互联网手段改造发展传统行业的产业。每个专项赛设正式创业类和意向创业类两大项目类别进行比赛,并在报名时予以区分。   


(一)正式创业类(即已创办企业)。报名者须为企业的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需提交营业执照、特色产品认定证书等相关证件(复印件),要有介绍项目成长过程或生产流程的相关资料,完整的项目发展构想以及相应的阶段性成果等资料。


(二)意向创业类(即尚未正式注册创业组织)。尚未进入实体运营阶段的创意项目,包括发明创造、技术专利、通过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以及其它具有商业运营和推广价值的创意产品;或是处于起步运营阶段的相关创意项目和产品。需提交完整的商业计划书、规范的市场调研报告,有清晰的发展模式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五、参赛对象


(一)参赛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均符合参赛条件:


1、年龄在18-40岁,品德优秀、资信优良,目前没有企业,但有一定创业能力和可行项目,具有自主创新创业意识,已经开始相应创业实践的青年。


2、年龄在18-40岁,品德优秀、资信优良,已在我市正式登记注册创业企业,参赛选手个人必须为创业组织的法人代表或主要股份持有人;


3、涉农产业项目优先推荐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大中专学生、农村科技特派员、各级涉农青年协会组织成员、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对象和新型职业农民。


(二)参赛项目


1、参赛项目内容应为本人原创,提交的相关资料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且不含任何非法内容。


2、参赛选手的创业组织经营地在本市范围内,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


3、参赛项目应是具有现实可行性、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具有预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转型所倡导行业的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涉农产业项目须为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新农村建设等涉农行业;二三产业项目要求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已创办企业的项目要求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


六、报名方式及要求


1、 属地和社会化报名相结合。参赛选手可通过向所在地各团县(区)委进行报名,市内的也可直接到组委会办公室报名。报名结束后,按属地组织参赛。


2、报备要求:


   依据团市委本年度工作考核安排,本次大赛建立报备制度。实施大同青年百千万创新创业项目,每个县(区)报备项目不得少于30个。报名结束后,按所属区域组织参赛。创业项目主要以个人名义申报,申报选手认真填写《第四届“创青春”大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申报书》(见附件3),同时正式创业类参赛作品提交相关印证材料。报名者需根据报名表格要求,提交完整的报名材料;意向创业类参赛作品提交项目计划书材料,材料缺项的视为无效材料。


七、大赛流程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3月,大赛组委会组织)


   做好大赛的前期协调、文件下发及相关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县区级赛阶段(4月至5月,团县区委组织)


   1、11个县区团委牵头组织本县区的创新创业大赛,逐级组织发动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者报名参加大赛。


   2、团县(区)委对本属地内创业项目进行筛选,评选出10个优秀创业项目上报团市委青年发展部(筹),进入市级赛。


第三阶段:市级赛阶段(5月至7月,团市委组织)


   大赛组委会在县级赛推选的创业项目基础上,组织晋级的创业项目负责人(每个项目只能安排一名项目所有人参加),进行市级大赛。组织专家评审及指导委员会进行决赛评审,产生一、二、三等奖。组织市内媒体,对获奖项目和个人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树立典型榜样。以所在县(区)开展报告会,组织大赛获奖项目者介绍创业经验,营造创业氛围,带动更多的青年投身创业实践。同时继续对获奖项目进行跟踪支持,随时掌握获奖选手赛后信息和发展情况,协调大赛主办单位资源,继续为获奖选手提供创业帮助。并将评选出10个优秀创业项目向大赛组委会推报进入省级大赛。


八、奖励措施


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其中正式创业类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意向创业类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大赛组委会将对获奖者进行现金奖励,一、二、三等奖的获奖者获得为人民币20000元、10000元、8000元的现金奖励。本次大赛邀请晋商银行大同分行作为合作单位,为有成长性的企业提供贷款资金支持,授信额度为30万-100万元;符合条件的获奖者,人社部门将为其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同时,组委会将积极对接大同广播电视台经济资讯频道开办的大型电视创业节目,寻找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对青年创业个人和团队进行媒体宣传,帮助获奖者实现创业梦想。对于参赛的优秀项目,推荐到山西青年创业板。


九、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举办本届大赛,是服务党政大局,助力青年创业的有力手段,是深度挖掘青年创业潜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全社会关注支持青年创业就业的重要载体。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成立活动领导机构,为大赛提供组织保障,确保大赛按照要求有序进行。本届大赛要求全市11个县区全部举行,按照要求形成报备制度,团市委将此项工作纳入2017年年度考核,请各团县委务必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县级创业大赛实现全市县域全覆盖。


2、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报名阶段,各县区要严格审核,确保资料齐全、信息真实准确、填报规范,及时与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沟通,做好汇总报送工作。同时要建立好专家评审团,邀请真正具有创业经验和理论素养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在进行选拔的同时,对参赛青年的创业项目进行指导和帮助。


   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团组织要动用共青团系统网站、微博、微信对大赛进行广泛宣传,要积极整合资源,积极协调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和报道。各级各相关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参与到活动宣传工作中来,广泛利用自身的宣传资源,扩大活动影响,营造全民关心青年创业的大环境,促进我市服务青年创业工作深入开展。


请各县区团委于4月15日前将本县创新创业大赛部署情况报大赛组委会办公室,5月25日前,将县级大赛情况及优秀项目报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同时,将参加县级创新创业大赛选手的创业大赛申报书(电子版)报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联 系 人:安剑锋  李洪刚


   联系电话:0352-2526336


   地    址:大同市兴云街2799号团市委青年发展部(筹)


   邮    编:037000


   电子邮箱:dttswajf@163.com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大小附件1第四届“创青春”大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评选活动组委会名单


点击查看原图大小附件2:第四届“创青春”大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材料规范及评分标准


点击查看原图大小附件3:第四届“创青春”大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申报书






共青团大同市委


大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同市委员会 大同市青年联合会 主办   电子邮件: dttswbgs@sina.com

联系电话:0352-2526319 传真:0352-2526313 邮政编码:037006 地址:大同市兴云街2799号太阳宫办公楼

工信部非经营性ICP备案号:晋ICP备13002469号 公安部网安备案号: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